數字裡面有學問。日前,國家行政學院原副院長周文彰在對上千名局處級幹部進行廉政教育時感慨道:“每年受處分的縣處級以上幹部已經超過礦難人數。權力是有風險的,領導幹部已經成了風險最大的職業。”並有數據為證,2012年,查處縣處級以上幹部4698人,而當年礦難死亡人數1500人以內;2011年,查處縣處級以上幹部4843人,當年蒸烤箱礦難死亡人數1973人。
  不知道周文彰說起這組數據時,臺下的上千名局級幹部內心做何感想;反正,“每年受處分縣級以上幹部超礦難死亡裝潢數”這則新聞,讓公眾內心難以接受。一來,處級幹部和礦工這兩個群體基數相差實在太大;二來,一個只是受處分,甚至還可以事後帶病提拔,而另一個要獻出生命,這種簡單對比太刺激人。
  不過,拿做官和挖礦相比,周文彰不是第一人,早在2004年7月,《瞭望》周刊就發文稱,“做官不比做礦工風險高,但與做礦工風險不相上下”,此話一齣,坊間紛紛以當官有風險、從政須謹慎作為警世鐘。其實,周文彰只是想語重心長地勸導“官場就是這麼個東西,你簡單它就簡單,你複雜它就複雜”,關鍵是“房屋貸款管好自己”。
  “管好自己”,這話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卻相當不易,因為官場遍地是誘惑。一則,穩定而高福利的公務員隊伍,吸引著“千軍萬馬爭過獨木橋”;二則,極易權力尋租的現實狀況,使得官場中人“力爭上游”,個個想當領導。倘若“關住權力的籠子”築得不結信用卡代償實,官員“管不好自己”就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了。就在這幾天,有報道說,今年以來,中央國家機關各單位各部門公務接待中,有的通過“饅頭變小”這樣的管理細節來避免浪費,有的通過“將邊角料腌製成泡菜”這樣的“精打細算”來控製成本,最終餐飲經費下降60%,餐飲垃圾普遍下降30%以上,食堂水電氣消耗下降4%。
  顯然,諸如公務接待餐飲經費降褐藻糖膠六成之類的表述,是為了說明近期官場治理的效果不錯,可是,換個角度來看,這也讓公眾見識了公務人員高福利的虛高指數——例如,教育部食堂一年光用節省的邊角料腌制泡菜都達到2500公斤,那購買的蔬菜數量又該是何等龐大呢?食堂這項普惠所有人的明面福利政策尚且如此,其他那些少受約束的權力,尋租空間可見一斑。此種狀況下,將治理官場的希望,寄希望於“管住自己”,豈不謬哉?
  當然了,也不能說希望官員“管住自己”,從而最大程度地降低做官的風險,就不對了。事實上,“管住自己”只能是一種對官員的道德自省要求,不能給予太多希望。說到底,若想徹底降低做官的風險,只有通過制度建設,用各種剛性的政策,牢牢約束住權力,如此,不管官員想不想“管住自己”,他都得“管住自己”、必須“管住自己”。
  以前,常常有人調侃說“官不聊生”是我們的追求;這雖然是句玩笑話,卻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輿論對官員的定位,即,做官,一定不能是去享受的,因為手握權力,所以官員理應有所敬畏,理應受到嚴密盯防。畢竟,官員是由納稅人供養的,是人民群眾的“管家”。
  最近一段時間來,肯定有官員會感嘆“官越來越難做”、“做官有風險”,可是,假如你根本不想著去碰那一道道紅線,做官反而是最安全的事情。因為,風險從來不來自循規蹈矩,風險只會來自“出軌”的舉動——不去追求那些額外的“福利”,不想著權力變現,做官只會越做越踏實。  (原標題:“做官有風險”,制度須剛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pirqb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